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蘋果促銷背後:中國市場激烈競爭的無奈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01月09日 09:36 GMT

優惠涉及多款產品

在本次促銷中,降價產品集中於 iPhone 14、iPhone 15 和最新的 iPhone 16 系列。其中,iPhone 16 Pro、iPhone 16 Pro Max 優惠 500 元,iPhone 16、iPhone 16 Plus 優惠 400 元,優惠後起售價分別降至 5599 元、6599 元、7499 元、9499 元。


不僅官網發力,線上銷售渠道更是降幅遠超線下。官方百億補貼下,iPhone 16 優惠價低至 4799 元起,iPhone Plus 5749 元起,iPhone 16 Pro 7300 元起,iPhone 16 Pro Max 9169 元起,最高優惠達 1200 元;此外,蘋果天貓官方旗艦店自 1 月 4 日 0 點起,iPhone 系列最高直降 1000 元,如 iPhone 16 年貨節券後 4999 元起等。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一改往日策略,頻頻為 iPhone 16 系列破例,早在 2024 年 10 月 iPhone 16 發布不久後,線上官方旗艦店就曾推出降價活動,雙 11 期間 Apple Store 官方旗艦店更是讓 iPhone 16 系列每款手機均優惠 500 元,疊加以舊換新至高補貼 1100 元,最高優惠可達 1600 元。

 

除 iPhone 外,其他產品亦有不同程度優惠。筆記本電腦品類中,15 英寸 MacBook Air(M3 芯片)可優惠 800 元,iPad、Apple Watch、AirPods、Apple Pencil 品類降價幅度在 100 元 - 400 元之間,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選擇,全方位刺激購買欲。

 

中國市場競爭激烈,蘋果應該如何應對?

蘋果的降價策略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其在京東平台的銷量隨之增長,iPhone 16 系列的部分機型登上熱賣榜前三名。但蘋果如此大規模促銷背後,實則是在中國市場面臨的重重壓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顯示,海外品牌在中國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 47.4%,已連續四個月下滑,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數據表明,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蘋果雖以 18% 的市場份額達同期出貨量最高水平,但在中國市場,其市場份額僅 15.6%,出貨量同比減少 0.3%,較上一年同期亦有下滑。同期,vivo、華為、小米等國產廠商市占率同比上升,華為更是憑藉 15.3% 的市占率排名國產手機第一,比上一年同期大增 4.2 個百分點。

 

從長期和整體市場來看,其刺激消費的效果有限,因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熱情已不如從前,且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元。行業分析師 Ivan Lam 指出,以往部分消費者會在新機發布後選擇上一系列產品,但如今國產品牌在同等或更低價位提供性能更優產品,極大擠壓老 iPhone 生存空間。

 

過去一年,華為、小米、榮耀、一加、OPPO、vivo 等國產手機品牌強勢崛起,給蘋果帶來巨大挑戰。華為 Mate 60 系列產能緩解,更多產品湧入市場;其他廠商旗艦新機則聚焦 3999 元 - 4500 元價位段,憑藉超配芯片、內存等基礎性能與卓越影像能力,以高性價比搶奪消費者。

 

在生態方面,小米、OPPO、vivo 等品牌積極打造生態系統,如小米 15 基於 HyperOS 2.0 實現與 Mac 設備的文件快速互傳等,減少了用戶從蘋果生態轉換的成本和困擾,提升了用戶對國產品牌生態的接受度。據 Canalys 數據,2024 年第三季度,蘋果在中國大陸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雖仍有 52%,但同比下滑了 5%,而華為以 33% 的份額緊隨其後,且同比增長 34%,榮耀和小米等國產廠商的份額也在逐步提升,蘋果的市場份額正被中國國產品牌逐步蠶食。

 

蘋果新年促銷是應對中國市場競爭與銷售壓力的無奈之舉,也是為了避免市場份額進一步被蠶食的求變策略。消費電子市場漸趨飽和的趨勢愈發明顯。中國移動設備行業的整合進程加速,強者愈強、弱者淘汰的局面即將形成。在此背景下,蘋果若想在中國市場持續站穩腳跟,必須拿出革命性產品。例如,iPhone 初代的橫空出世開啟了智能手機新時代,多點觸控、應用商店等創新顛覆了行業認知。但近年來,蘋果的創新步伐相對遲緩,被詬病為「擠牙膏」式升級。倘若後續不能在關鍵技術領域,諸如芯片性能突破、全新交互方式、電池續航革命性改進等方面領先行業,僅憑品牌餘威,將難以抵擋中國本土品牌的攻勢,在中國這片全球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消費電子市場上,其市場份額恐將持續下滑,逐漸失去往昔的霸主地位。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