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再次衝刺港股 IPO
2025年01月13日 08:47 GMT
一、上市底氣在哪裡?
業績表現亮眼
數據顯示,2022 年、2023 年以及 2024 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分別實現了 136 億元、203 億元及 187 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同比增長 31.2%、49.6% 及 21.2%;淨利潤分別為 20 億元、32 億元以及 3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3%、58.3% 及 42.3%。截至 9 月,蜜雪冰城 2024 年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淨流入 51 億元人民幣。如此穩健且高速的增長,為其衝刺港股 IPO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門店網絡強大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全球門店數量已突破 45000 家,其中中國內地門店數量超過 4 萬家,包含 37000 家蜜雪冰城門店以及近 3000 家幸運咖門店。在海外市場,蜜雪冰城同樣成績斐然,已在 11 個國家開設了近 4800 家門店,在東南亞市場更是獨占鰲頭,僅印度尼西亞的門店數量就超過 2667 家,越南門店數量也超過 1304 家。如此龐大的門店體系,不僅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更是品牌影響力的有力見證。
從終端零售額來看,蜜雪冰城門店網絡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以及 2024 年前九個月分別實現了約 228 億元、307 億元、478 億元及 449 億元的終端零售額。這些數據背後,是消費者對蜜雪冰城產品的高度認可,一杯杯低價美味的茶飲、冰淇淋,滿足了大眾日常的消費需求,成為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 “國民飲品”。
優秀的商業模式
蜜雪冰城的商業模式以加盟為主,這是其實現快速擴張的關鍵。在 4.5 萬多家門店中,超過 99% 為加盟門店。公司主要向加盟商銷售製作各類現制飲品和現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裝材料、設備設施、營運物資等產品並提供加盟管理服務,同時通過直營門店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現制飲品與現制冰淇淋。 招股書顯示,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以及截至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蜜雪冰城加盟店收入分別為 100.31 億元、131.02 億元、195.75 億元及 182.03 億元。報告期內有 1.9%、2.0%、2.0% 及 2.4% 的收入來自加盟費和相關服務費,其餘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向加盟門店銷售商品及設備。自營門店的營收情況,2021 年至 2023 年分別為 0.83 億元、0.72 億元、1.08 億元,截至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為 0.39 億元。 加盟模式的優勢使得蜜雪冰城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迅速擴展市場,借助加盟商的資源與力量,實現門店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同時,通過向加盟商銷售物料和設備,蜜雪冰城確保了自身供應鏈的穩定運行,也進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而開設自營門店則主要為了獲取聯營洞察並鞏固品牌,雖然營收佔比相對較小,但在品牌形象塑造、產品創新試驗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為何轉戰港股?
A 股折戟
蜜雪冰城的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早在 2022 年 9 月,蜜雪冰城就曾向 A 股發起衝擊,計劃登陸深交所主機板,擬募集 64.96 億元,按此計算估值超 600 億元。然而,這一申請最終未能如願,招股書失效,蜜雪冰城不得不調整戰略。 2024 年 1 月 2 日,蜜雪冰城轉戰港交所,與古茗在同一天遞交了申請書,試圖在港股市場尋得上市的機會。但到了 2024 年 7 月,兩者的招股書均已處於失效狀態。不過,根據港股上市規則,招股書失效並不意味著企業上市失敗,只是需要補充新的財務數據。蜜雪冰城迅速做出反應,對比第一版招股書,更新了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9 月的業績表現,對自身業務和行業狀況的剖析也更為細緻,於 2025 年 1 月 1 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美銀、高盛和瑞銀集團擔任聯席保薦人。
港股消費 IPO 回暖
2024 年以來,港股 IPO 市場顯著回暖,尤其是消費類企業迎來了上市的熱潮。根據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的數據,2024 年消費行業在港股 IPO 市場融資總額達到了約 588 億港元,占全部 IPO 市場總融資額的大約 69.4%。相比之下,2023 年港股 IPO 消費行業融資總額為 191 億港元,占比僅為 41.3%。過去一年中,毛戈平、小菜園、草姬集團等成功在港股 IPO。其中毛戈平開盤大漲超過 70%,總市值一度突破 250 億港幣;小菜園在掛牌上市首日收盤漲超 10%,市值達到 112.95 億港元。
港股平台更加國際化
港股具有上市周期短、速度快,上市標準相對寬鬆,且更加國際化的優勢,能夠幫助蜜雪冰城觸達國際資本,優化資本結構,進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吸引國際人才,助力企業邁向更高的台階。
三、為何執著衝刺資本市場?
蜜雪冰城兩年多來第三次嘗試上市,其執著背後,是對資本助力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深切渴望。
茶飲競爭白熱化
新茶飲和咖啡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內卷嚴重。從高端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到主打特色口味的茶百道等,各大品牌在產品創新、門店體驗、營銷策略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競爭。消費者的口味多變,忠誠度較低,一旦有新的熱門品牌出現,就可能分流蜜雪冰城的客源。
品牌老化隱憂。蜜雪冰城於 1997 年創立,主打 “低價”“親民” 形象,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時尚化,蜜雪冰城一直傳達的 “低價”“誰都喝得起”“可愛” 的企業文化,可能會面臨不被主流年輕群體所喜歡和認同的風險。有市場人士指出,蜜雪冰城這個牌子,可能會讓人感覺有些 “土”,在品牌形象升級、潮流元素融入方面,蜜雪冰城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海外擴張遇到了瓶頸
2024 年海外門店擴張速度有所放緩,來自中國內地以外貢獻的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也出現下滑。儘管蜜雪冰城通過海外的供應鏈建設來支持其在海外門店的擴張,但如何進一步突破文化差異、適應不同市場的消費習慣,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投資者信心減弱
投資者對茶飲企業在港股上市仍持謹慎態度,這主要源於此前茶飲企業在港股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目前,港股已有奈雪的茶和茶百道兩家茶飲上市企業。奈雪的茶市值已大幅縮水,截至 2024 年底僅約 24.4 億港元,且 2024 年上半年再度陷入虧損狀態。茶百道雖然經營尚佳、仍處盈利狀態,但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股價此後持續承壓,截至目前仍大幅低於發行價。蜜雪冰城持續衝刺資本市場也是為了通過強力業績向投資者證明自己在茶飲賽道的地位。
四、破局之路在何方?
在產品創新方面,既要堅守 “低價優質” 的核心定位,滿足大眾日常消費需求,又要緊跟潮流趨勢,適時推出新口味、新品類,吸引年輕消費者。例如,可以結合當下流行的健康養生理念,開發低糖、低脂、富含營養的茶飲產品;或者與熱門 IP 聯名,推出限量版飲品、周邊,提升品牌的時尚感與話題度。
在品牌升級上,蜜雪冰城可加大在品牌形象塑造、門店裝修設計、廣告宣傳等方面的投入。在保留 “雪王” 可愛親民形象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時尚、潮流元素,打造更具現代感的品牌視覺體系。同時,通過社交媒體、線上線下活動等多種渠道,傳播品牌新內涵,重塑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對於海外市場,蜜雪冰城應深入研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文化、口味偏好、政策法規等,因地制宜制定市場策略。加強本地化運營,與當地供應商、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利用自身品牌優勢和規模效應,逐步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實現國內外市場雙輪驅動發展。
總之,蜜雪冰城衝刺港股 IPO 是其發展歷程中的關鍵一步。強化公司治理,提升運營透明度,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定期向投資者披露公司業績、戰略規劃等信息,增強投資者信心。憑藉其深厚的市場根基、出色的業績表現以及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希望蜜雪冰城在資本市場上為全球茶飲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

郵件訂閱
訂閱我們的郵件服務,您將獲得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