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美股市場出現的新機會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09月30日 22:00 GMT

美國小型股市場正迎來復甦契機。

 

2025年9月18日,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新高,年初至今漲幅與以科技巨頭為主的納斯達克100 指數同期漲幅不斷縮小。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結構的變化,投資人對小型股的興趣不斷升溫。

 

圖源:TradingView

 

尤其在聯準會重啟降息週期的背景下,羅素 2000 指數與納斯達克100指數之間的分化將進一步拉大。目前市場關注的核心在於估值差異:七大科技股估值仍處高位,而小型股則處於估值低窪區。結合政策環境與基本面因素,小型股能否打破市值限制,實現持續超額回報,成為市場關注的關鍵議題之一。

 

 

 

歷史低點的性價比優勢

 

目前美股小型股正展現出顯著的相對估值優勢,這項特點已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的重要邏輯支撐。

 

截至2025年9月,標普5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預期本益比達到約22.5倍,高於自2000年以來的長期均值16.8倍,顯示大型股尤其是科技巨頭的估值仍處於歷史高點。相較之下,作為小型股代表的標普600指數成分股預期本益比僅為16倍,二者之間的估值差距已接近過去十年的最高水準。這一估值差異反映了市場對大盤科技股獲利成長的預期過度樂觀,也凸顯了小型股在相對低估狀態下的潛在吸引力。

 

產業層面估值差異也十分明顯。小型工業股本益比較大盤同業低35%,小型金融股低40%。即使考慮成長性差異,小型股的估值吸引力依然顯著。JP Morgan研究顯示,小型股成長型公司本益比中位數為18倍,而大盤股同類公司為28倍。

 

從市值佔比角度來看,小型股在整體美股市場中的比重僅約5%,這一水準在歷史上極為罕見,自大蕭條以來僅出現過三次左右。歷史數據表明,當小盤股市值佔比較低且估值處於低位時,通常伴隨一輪持續的估值修復行情。

 

例如,回溯到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後,標普500指數花費三年時間才恢復至泡沫前的水平,而羅素2000指數同期累計上漲約62%,背後的核心動力正是小型股估值從過度溢價回歸合理區間。此類歷史經驗表明,當前小型股相對大盤的低估狀態可能為中長期投資者提供結構性機會。

 

圖源:TradingView

 

值得關注的是,與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小型股修復行情相比,目前羅素2000指數所處的估值分位高度相似。金融危機之後,羅素2000指數在隨後五年實現了約187%的累計收益,遠超標普500指數同期約107%的漲幅。這個歷史案例提供了一個參考:在宏觀經濟環境逐步穩定、流動性政策支持下,小型股往往能夠迎來較長期的超額收益。

 

 

 

聯準會政策轉向的直接利好

 

聯準會貨幣政策的轉向正成為小型股估值重估的直接推動力。當地時間2025年9月17日,聯準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標誌著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最新點陣圖顯示,2025年聯準會仍有兩次降息空間,這項政策環境顯著改善了中小型盤公司的融資成本條件。

 

圖源:聯準會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押注遠比聯準會官方指引更為激進:根據LSEG數據,期貨市場目前定價顯示,聯準會基準短期利率將在2026年年底降至3%以下,遠低於目前略高於4%的水平,也低於聯準會官員預測的3.4%;芝商所(CME)聯準會觀察工具進一步顯示,截至9月25日,市場認為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高達91%,12月再次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接近80%。

 

圖源:CME Group

 

小型股普遍依賴浮動利率貸款,其財務結構對利率變化高度敏感,因此降息直接降低了債務成本,改善利潤率和現金流狀況。有研究顯示,自1990年以來的六輪降息週期顯示,利率敏感型中小型股在首次降息後的12個月平均收益率達約18.7%,明顯高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的約11.2%,顯示降息對小盤股的直接利好作用。

 

政策支持層面也為小型股提供了基礎。美國嚴格的反壟斷執法限制了科技巨頭的併購擴張。2024-2025年期間,亞馬遜、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併購核准通過率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0%,迫使更多創新新創公司選擇IPO作為主要退出方式。近期,歐洲支付巨頭Klarna、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等成長型企業密集申報美股IPO,為小型股市場注入活力。

 

此外,美國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收政策持續優化,2025年中小企業平均所得稅率降至21%左右,低於大型企業約3個百分點,進一步提升了獲利空間。這些政策組合不僅減輕了財務負擔,也提升了市場對小型股成長潛力的信心。

 

最終,貨幣政策寬鬆帶來的利率下降效應與財政、監管政策形成合力,將共同構成小型股估值修復與超額報酬的重要支撐。與大型科技股估值高位和成長預期受限相比,中小型企業在獲利改善、資本效率和市場機會方面具備顯著優勢,這為投資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重新評估小型股配置提供了有力理由。

 

 

 

中小盤企業的靈活優勢

 

目前,小型股在技術迭代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靈活性正在逐漸顯現。Thrivent小型股成長基金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麥可哈伯德指出,在人工智慧、數據服務及其他新興領域,小型企業的新產品從研發到市場落地的平均週期為14個月,相比大型科技企業縮短約60%。這種優勢源自於所謂的「創新者困境」——大型公司由於組織慣性和管理流程複雜,難以快速回應技術變革。

 

統計顯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在指數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已從20世紀50年代的約60年縮短至當前的7年,反映出大企業在面對顛覆性創新時存在一定劣勢。

 

759341900040769554

 

這意味著,小型股除了在技術創新速度上領先,還可以透過商業模式優化在成本控制和獲利能力上取得優勢,為長期回報提供永續支撐。重要的是,中小型企業的優勢正在轉化為反超大盤股獲利成長的趨勢。

 

數據顯示,2025 年二季度標普500每股收益同比增長約10.6%,若剔除“七大科技股”,增速約為8%;相比之下,羅素2000指數成分公司預計同比盈利增長高達20%,這在扭轉連續兩年的盈利衰退局面的同時,顯現出週期拐點的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反超並非局限於單一產業,而是呈現出較強的板塊擴散效應,其中能源服務、教育訓練等小型股集中度較高的產業表現尤為突出。林肯教育服務公司(LINC)2025年上半年學生人數成長20.9%,帶動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16%,並調高全年獲利預期。

 

獲利品質的改善進一步強化了投資邏輯。以能源廢水處理服務商LandBridge(LB)為例,公司2025年第二季營收年增83%至4,750萬美元,調整後EBITDA為4,250萬美元,利潤率為89%。

 

在聯準會降息逐步降低資本成本的背景下,公司利潤率可望持續提升,獲利釋放空間廣闊。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Millrose Properties(MRP)則以「土地儲備+ 選擇權銷售」的輕資產模式,維持8%的穩定收益率。在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落至4%左右的利率環境中,該類小盤REITs為收益型資金提供了稀缺配置價值。

 

 

 

不能忽視的風險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小型股投資並非沒有風險。波動性、經濟敏感度、流動性與結構性估值壓力等構成了投資者必須權衡的主要挑戰。

 

波動性顯著高於大盤股是主要風險之一。羅素2000指數的年化波動率長期維持在28%左右,明顯高於標普500指數的18%。這種差異在市場下跌期間特別放大。以2022年聯準會快速升息階段為例,羅素2000在年內一度跌幅超過30%,而標普500最大跌幅約為19%,小型股承壓更甚。由於投資者情緒對小型股估值影響更大,其價格走勢往往呈現“放大鏡效應”,在上漲時更具彈性,但下行時更具破壞力。

 

圖源:TradingView

 

經濟敏感性風險是小型股投資中不可迴避的問題。小型股對宏觀經濟週期的彈性遠高於大盤股,其獲利波動通常是大盤股的1.5-2倍。高盛的量化模型測算顯示,美國GDP成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小型股獲利成長可能下滑8-1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一旦經濟進入衰退,小型股的獲利承壓幅度可能遠超市場平均。歷史經驗也驗證了這一點: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羅素2000指數最大回撤達59%,明顯高於標普500的50%。

 

其次,流動性風險也需要關注。相較於大盤股動輒數億美元的日均成交額,小型股的日均成交額通常不足1,000萬美元,部分股甚至低於100萬美元。在市場流動性緊張時期,這種差距可能會迅速放大。例如,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市場暴跌中,羅素2000的最大回檔高達45%,遠超標普500的35%,流動性缺口成為加劇跌幅的關鍵因素。

 

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這種流動性不足還可能帶來額外的建倉和減倉成本。

 

此外,儘管整體估值水準較低,但小型股內部結構分化明顯,特別是成長性強但尚未獲利的公司,估值水準仍偏高。FactSet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羅素2,000成分股中約35%的公司尚未獲利,比例接近歷史高點。利率環境若再次波動,高估值的非營利科技股可能首當其衝,成為市場拋售的集中目標。

 

analyzing-charts-and-quotes-2023-11-27-04-52-43-utc

 

值得警覺的是,2021年末至2022年的成長股殺估值行情中,羅素2000成長指數累積跌幅超過40%,遠高於大盤指數跌幅。

 

 

 

結語

 

小型股行情可能只是開始。摩根大通策略師指出,小型股相對估值仍比歷史平均值低15%,考慮到降息週期和有利的政策環境,這一折價可望逐步修復。

 

投資人應保持謹慎樂觀,並專注於估值與獲利匹配的優質小型股。我們認為,在聯準會降息週期和有利政策環境下,小型股可望繼續提供超額收益,但需警惕經濟放緩和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