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WTI失守60美元!油價創五個月新低,短期還會跌多少?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10月13日 08:26 GMT

關鍵點:

  1. 本週一早盤油價雖有小幅反彈,但市場信心依然脆弱。這場油價暴跌是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包括川普政府關稅威脅引發的需求擔憂、OPEC+持續增產帶來的供應過剩憂慮,以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緩和導致的風險溢價消退。

  2. 中東地區緊張情勢近來的明顯緩和,減少了原油供應中斷的風險溢價,導致油市避險需求迅速退潮。

  3. 隨著北半球冬季需求淡季的來臨,疊加OPEC+增產政策的延續,油價在短期內面臨持續下探的風險。若布蘭特原油價格跌破60美元關鍵支撐位,下一目標位可能指向55美元水準。

 

國際油價在剛過去的一周大幅下挫,創下五個月來的新低點。上週五,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1月交割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價格下跌2.61美元,大跌4.24%,每桶收於58.90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ICE)12月交割的北海布蘭特原油(Brent)期貨則下跌2.492%,收幅12月2382%的則下跌2.492%。

 

此輪暴跌後,10月13日亞洲交易時段油價出現小幅修復:WTI原油回升至60美元/桶附近波動,布蘭特原油站上63美元/桶上方,但市場信心依然脆弱。

 

圖源:TradingView

 

技術面數據清楚揭示了支撐不足的現狀:WTI 原油尚未突破60美元關鍵壓力位,RSI指標僅回升至45附近,仍處於空頭區間,下方支撐集中在58.50-59.30美元區間。

 

圖源:TradingView

 

芝加哥Karobaar Capital LP首席投資長Haris Khurshid的觀點進一步印證了這個判斷,他指出這種回升僅是對過度悲觀情緒的修正,並非趨勢逆轉訊號。

 

 

 

貿易緊張局勢加劇需求擔憂

 

當地時間10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平台發文宣布,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0%的額外關稅。這項舉措引發了市場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擔憂。

 

Again Capital LLC創始合夥人John Kilduff指出:“如果川普落實最新關稅威脅,將造成負面的經濟影響,並衝擊原油和成品油的需求。 ”

 

這場關稅威脅可能引發的貿易戰已使市場擔憂全球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前景將受到嚴重影響。標普全球公司先前在「劍橋能源週」發布的報告就已警示,能源產業正處於「充滿不確定性的十字路口」,而關稅戰無疑會將這種不確定性推向極致。

 

20190915_20i8259

 

分析師認為,川普的威脅給市場預期中的石油需求前景蒙上了陰影,導致投資者轉向避險資產。

 

貿易緊張情緒打壓需求預期。作為典型的事件驅動衝擊,貿易摩擦預期升級在油市引發強烈反應,背後是市場情緒的突變與交易預期的重估。

 

過去幾個月,原油市場對全球貿易摩擦似乎已經產生了某種「習慣性免疫」,但這次貿易摩擦預期升級,強度和時點都超出了市場心理防線:100% 的關稅增幅是此前最高水平的兩倍以上,且恰逢OPEC +自4月起取消減產計劃、全球原油供應持續增加的關鍵窗口。國際能源總署已預警,2025年稍後市場將出現大量過剩,而關稅引發的需求萎縮可能使過剩提前到來並加劇程度。

 

 

 

供應過剩

 

就在油價暴跌的同時,OPEC+的增產計畫仍在穩步推進。10月5日,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組成的OPEC+正式宣布,11月原油日均增產13.7萬桶,與10月增幅一致。

 

這項決議是對今年3月啟動的「增產復產」計畫的延續。而回顧今年以來OPEC+的產能釋放軌跡,其增產節奏呈現「啟動—加速—穩速」的特徵。

 

4月作為策略轉向首月,OPEC+率先撤銷120萬桶/日的減產額度;進入5至7月,受北半球夏季能源需求支撐,增產幅度提升至每月41.1萬桶/日。8、9月乘全球能源需求短期回升之勢,增幅進一步躍升至54.7萬桶/日。

 

bidder-karim-JzgxXar6JUA-unsplash

 

數據顯示,OPEC+全球石油供應份額已從2022年的50%降至2025年的45%,而美國頁岩油份額同期快速成長,擠壓了OPEC+成員國的市場份額。在目前油價下行的背景下,OPEC+持續增產既有助於維持市場存在感,也可透過穩定供應節奏削弱競爭對手對油價形成的擾動風險。

 

 

 

風險溢酬消退

 

除供需基本面外,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的明顯緩和,成為油價中風險溢酬消退的重要因素。作為全球原油供應核心區,中東貢獻約35%的全球原油產量,局勢動盪歷來是油價上漲的重要推手-2023年巴以衝突升級時,布蘭特原油曾因「供應中斷擔憂」單日跳漲5.8%,地緣風險溢價一度達8-10美元/桶。而近期巴以局勢從衝突轉向停火,直接導致這部分溢價快速流失,加速油價下探。

 

當地時間10月9日,新一輪加薩停火談判斡旋方宣布已達成一項涵蓋加薩停火協議第一階段所有條款和實施機制的協議。以色列總理府表示,加薩停火協議將在當地時間9日晚間內閣會議正式批准後生效。

 

10月10日,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說,加薩停火第一階段協議已於當天中午12時正式生效,以軍開始沿更新後的部署線部署,為落實停火協議和被扣押人員返回做準備。哈馬斯高級官員稱,對加薩地帶的援助和其他必需物資將於11日開始自由進入加薩地帶。根據協議,拉法口岸將在停火生效後72小時內開放。10月12日,埃及官方人士表示,拉法口岸已正式開放,首批援助物資經由此口岸進入加薩走廊。

 

儘管巴以在耶路撒冷地位、建國邊界等核心議題上仍有分歧,停火長期執行存不確定性,但短期停火已大大緩和中東局勢——既避免衝突向黎巴嫩、敘利亞擴散,降低霍爾木茲海峽等原油運輸通道的安全風險,也為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重啟地區能源合作創造避條件,進一步削弱油市險情緒。

 

 

 

油價短期將繼續承壓

 

面對當前油市情勢,多家權威機構發布了較悲觀的預測,顯示全球原油市場短期內仍承壓。

 

國際能源總署(IEA)在最新報告中將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成長從1.4%下調至1.1%,同時調高2025年全球原油供應成長預期至250萬桶/日。這意味著市場供需矛盾短期內仍偏向供給過剩。IEA預計,2026年第一季全球原油庫存將季增1500萬桶, WTI原油全年均價可能降至55至60美元/桶。

 

圖源:IEA

 

高盛最新發布的研發也與IEA觀點類似,將2026年布蘭特原油目標價從75美元/桶下調至62美元/桶。高盛強調,目前油市正面臨「供給壓力」——OPEC+漸進式增產、美國頁岩油產量復甦,以及巴西和加拿大等國家新產能釋放形成疊加效應。若2026年原油日均供應過剩量達120萬桶,油價甚至可能觸及50美元/桶的極端低點。

 

瑞銀分析師則提出了更具體的路徑預測。他們預計,未來1-2年國際油價將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2025年和2026年分別出現約120萬桶/日和150萬桶/日的供應過剩,主要由OPEC+增產推動。石油市場供需失衡將在2026年上半年達到峰值,供應過剩可能高達230萬桶/日,而隨著市場逐步消化過剩產能,2026年下半年過剩量可望降至約100萬桶/日,從而為油價回升提供潛在支撐。

 

 

 

石油需求達峰時代來臨?

 

除了短期波動外,全球石油市場正面臨結構性重建。根據《全球石油市場2025:至2030年的石油前景分析與預測》報告,石油市場正面臨結構性重構,預計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將持續放緩,2030年達到高峰後趨於平穩。

 

在需求端,交通和發電領域的石油需求可能最快可能在2027年達到高峰。這項轉變主要受三大因素驅動:電動車加速普及、發電領域能源轉型、石化原料需求快速成長。

 

同時,石油需求呈現明顯區域分化:新興經濟體將成為需求成長主力,而已開發經濟體需求持續萎縮。其中,中國因電動車快速普及而下調石油需求成長預期;美國則因汽油價格走低及電動車推廣速度放緩,需求預測略為調高。

 

hyeryi-TqvOK6WeM68-unsplash

 

在供應側,變化同樣明顯。天然氣液(NGL)將成為增量供應主力,預計2030年貢獻全球石油產能增量近50%。

 

這些變化預示著全球石油市場正在經歷從量到質的深刻轉型。

 

 

 

結語

 

隨著北半球冬季需求淡季的來臨,疊加OPEC+增產政策的延續,油價在短期內面臨持續下探的風險。多位分析師指出,若布蘭特原油價格跌破60美元關鍵支撐位,下一目標位可能指向55美元水準。

 

然而,油價下跌並非全然利空。對於正苦於應對通膨壓力的各國央行和消費者來說,能源物價回落意味著通膨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提升。這一點在美國市場體現得尤為明顯——油價下降將直接提升家庭的實際購買力,同時為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創造條件,進而有望共同支撐經濟實現「軟著陸」。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