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新發量子運算晶片,微軟能否撬動未來成長?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03月15日 23:59 GMT

量子計算領域迎來重磅消息。微軟宣布推出首款量子運算晶片Majorana 1。微軟表示,Majorana 1發展已足夠成熟,可作為未來量子電腦的基礎。


但目前來看,微軟尚未因此次量子運算晶片這一利好消息而出現與之相符的大幅上漲。當下市場對該股的態度相對謹慎和冷靜。


據悉,微軟目前可能不會將量子運算作為獨立的主要業務來發展,而是作為輔助和推動其他業務的關鍵技術,與現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2025年1月,微軟發布部落格文章表示:「2025年是量子運算就緒之年」。這極大地點燃了市場的熱情,推動了股價的進一步上漲。


未來幾年,當微軟的量子運算晶片完成從技術到商業化的轉換時,微軟能否再創新的成長曲線、推動股價強勢上漲?


量子運算即將實現


在介紹Majorana 1前,需了解量子計算的背景。量子電腦的核心是量子位元(qubits),這是量子計算中的資訊單位,類似於今天電腦使用的二進制。問題在於,量子位元相當脆弱,極易受到環境雜訊的干擾。這些幹擾可能導致計算錯誤或資料遺失。這使得量子計算目前的發展相對緩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Majorana 1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透過創造所謂的“世界首個拓撲體”,得以觀察和控制馬約拉納粒子,從而產生更可靠和可擴展的量子位元。據悉,微軟已成功將8個拓樸量子比特放置到一塊晶片中,透過設計能夠以數位方式控制量子比特,重新定義並大幅簡化了量子運算的工作方式。


圖源:微軟官網


對於正在開發量子電腦的微軟、IBM、Google等而言,它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在可控大小的晶片上容納100萬個量子位元——俗稱通用容錯量子電腦。其運算能力呈指數級躍升,能夠處理傳統電腦難以企及的大規模複雜問題。


微軟表示,有了可擴展的量子計算機,我們將能夠預測具有更優特性的材料,從而建構下一代超越現有規模的量子計算機。同時,量子計算也將釋放AI的潛力。量子運算可為AI模型提供大量資料產生能力,開發者可透過自然語言描述目標分子或材料,量子電腦將快速產生最佳化方案,大幅縮短研發週期。


然而, Majorana 1並未開放給客戶使用。目前,Majorana 1主要用於研究和實驗,微軟計劃透過與國家實驗室和大學合作,進一步探索其潛力。預計在2030年前,微軟將透過Azure雲端服務提供量子運算能力。


儘管目前其重點聚焦於研究上,投資人仍對量子計算充滿期待消息發布後,資本市場反應熱烈,美股量子計算概念股多數走高,SEALSQ漲11.92%,D-Wave Quantum漲8.28%,Quantum漲7.86%,Rigetti漲4.85%。值得一提的是,Rigetti 2024年全年股價漲幅接近1,500%。這再次證明,市場看好量子運算領域的長期前景。


儘管IBM、Google在超導量子位元路徑上領先,但微軟的拓樸量子位元在錯誤率控制上潛力更大。若百萬量子比特目標實現,可能重塑行業標準。而微軟的最終目標是將量子運算應用於化學、材料科學、藥物研發等領域,並在「幾年而非幾十年」內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BCG報告《Long-Term Forecast for Quantum Computing Still Looks Bright》預計,到2040年,量子運算將創造4,500億-8,5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為硬體和軟體供應商帶來900億-1700億美元的市場。隨著Majorana 1的逐步落地,微軟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從這龐大的市場中獲得豐厚回報。


拓展AI業務邊界


身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巨頭,微軟業務涵蓋作業系統、生產力軟體、企業解決方案、遊戲、雲端運算、AI等許多領域,「雲端」與「AI」則是其兩大核心業務。


身為全球第二大雲端服務供應商,Azure是微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Azure不僅為企業提供運算、儲存和網路資源,也推動了AI、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隨著全球數位轉型的加速,企業對雲端運算的需求持續攀升,預計到2030年,雲端運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4,960億美元成長到2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2%。屆時,Azure AI或助微軟搶佔更多份額,成為其未來十年的核心成長引擎。


AI方面,微軟在AI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尤其是在生成式AI、自然語言處理和大數據分析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與OpenAI的合作。微軟向OpenAI提供了巨額資金和算力支持,並將其AI技術嵌入多個核心產品中,極大地增強了其在AI領域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出Majorana 1的當日,微軟也先發生成式AI工具Muse。 Muse以世界與人類行動模型(WHAM)為核心,基於WHAM-1.6B 版本架構,採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與影像生成技術。開發者可透過Xbox 手把與Muse 互動,產生與角色控制對應的內容,提供靈活、個人化創作體驗。


Muse解決了讓AI可以理解三維空間互動這一長期以來的挑戰,能夠產生長達兩分鐘的連貫遊戲序列,有效維持物理規律與角色行為的穩定性。微軟表示,Muse可以實現「實際理解」(practical understanding)、掌握物體、角色和環境如何在三維空間中隨時間互動。這將進一步拓展AI在遊戲開發領域的應用邊界,直接增強Xbox生態的競爭力。


當下,微軟建構了「雲端服務+AI應用+硬體基礎設施」的閉環生態,並持續押注AI領域。微軟稱,計劃2025財年投資約800億美元用於開發資料中心,以訓練AI模型並部署AI及基於雲端的應用程式。微軟的AI業務年化營收現已超130億美元,年增175%。疊加量子運算的技術潛力,可能催生「量子+AI」新商業模式,為微軟帶來長期的技術紅利。


技術面


目前,市場對微軟的長期前景普遍看好TipRanks統計的數據顯示, 32 位華爾街分析師在過去3 個月內為微軟提供的12 個月價格目標平均目標價為510.38 美元,大部分分析師給予微軟「買入」評級。


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師Joel Fishbein在1月28日重申對微軟的「買進」評等和600.00美元的目標價。 Joel Fishbein表示,微軟受益於雲端運算領域穩定的支出環境,並且正在加速採用人工智慧服務。這一成長反映在微軟過去12個月16.4%營收成長。


Joel Fishbein也表示,微軟預計在大多數企業類別中超越預期。雲端服務、AI服務和Copilot是微軟預計表現特別優異的領域之一。


結語


綜合來看,微軟的價值不僅在於現有業務的穩健成長,更在於顛覆性技術的押注可能帶來的指數級報酬


未來,隨著量子運算的商業化進程加速,微軟可望在技術和商業層面實現雙重突破。對產業而言,這股技術浪潮將推動量子運算AI等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開啟新一輪科技革命。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