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米股價波動劇烈的原因
2025年08月26日 07:37 GMT
關鍵點:
小米在2025年第二季實現了營業收入1159.56億元,年增30.45%,連續三個季度超過千億元大關。其中汽車正快速逼近獲利臨界點。
儘管業績表現強勁,財報發布隔日股價卻高開低走,收盤下跌1.23%至52.40港元。
然而市場短期的謹慎定價可能恰好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佈局這家稀缺生態型企業的機會。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實現營收與利潤大幅成長:單季營收1160億元,年增30.5%;經調整淨利108億元,年增75.4%,連續兩季突破百億元。然而財報當日股價高開低走收跌1.23%,市場反應與績效明顯相違背。
圖源:TradingView
核心問題可能在於,小米「手機+汽車+大家電」生態模式的長期價值仍未被一致認可。關鍵在於業務結構的獲利能力、技術護城河的穩固程度、財務健康度以及股價趨勢能否共同支撐其成長邏輯。
業務基本面
小米第二季展現出「手機築基、汽車加速、IoT領跑」的多元成長格局,三大核心業務協同正在強化,營收結構更具韌性,但市場顯然尚未充分定價這一趨勢。
圖源:小米
智慧型手機營收佔比降至39.3%,但仍是生態核心。第二季營收455億元,出貨4,240萬台,連續20季穩居全球前三名。高階化策略加速推進,高階機佔比提升至27.6%,5000-6000元檔市佔率升至15.4%。ASP較去年同期下滑2.7%,主要來自海外價格策略與入門機投放。區域表現分化:東南亞市佔率18.9%重回第一,但歐洲競爭加劇。
圖源:小米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387億元,年增44.7%,毛利率上升22.5%。智慧大家電增速66.2%,在產業價格戰中維持量價齊升,國內市佔率躋身前三名。核心驅動力是技術創新和澎湃OS的生態連動。
網路服務收入91億元,高毛利率(75.4%)提供穩定現金流。擁有5件以上連接設備的用戶已達2,050萬,高復購率降低獲客成本,突顯其作為生態變現核心的戰略價值。整體來看,小米的長期成長路徑已清晰成型,但市場對其獲利兌現速度與估值修復仍顯保守。
圖源:小米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汽車正快速逼近獲利臨界點。
2025年Q2,小米汽車業務經營虧損從第一季的5億元收窄至3億元,改善幅度達40%,依當前趨勢,可望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實現單季獲利。
圖源:小米
從單車經濟模型來看,單車收入約25.37萬元,毛利約6.7萬元(毛利率26.4%),分攤費用約7.3萬元,單車淨虧損僅約6,000元。這意味著,只需進一步降低分攤成本或提升單車毛利約6,000元,即可達到損益兩平。
圖源:小米
產品結構優化是毛利率提升的核心動力。高售價車型如SU7Ultra提升了整體均價與毛利率,同時隨著交付規模擴大,零件採購與製造成本逐漸下降,規模效應開始顯現。
市場需求與產能同步支撐成長。YU7上市18小時即鎖單24萬輛,為下半年交付提供充足訂單儲備;二期汽車工廠即將投產,將推動月交付量向3-3.5萬輛目標邁進,為盈利兌現奠定基礎。
技術護城河
2025年Q2,小米研發投入達78億元,較去年成長41.2%,研發強度攀升至總營收的6.7%。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研發人員總數約2.26萬人,其中晶片研發人員超過2,500人。
圖源:小米
小米在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小米自研的3nm製程晶片「玄戒O1」已實現量產,小米也憑藉此成果,成為全球第四家、中國大陸首家掌握3nm晶片設計能力的科技企業。該晶片採用台積電第二代3nm製程N3E,目前搭載於小米15S Pro旗艦手機、小米平板7 Ultra以及小米手錶S4等設備,並未應用於SU7 Ultra車款。
澎湃OS在「人車家」全場景互聯方面有進展,並且小米一直致力於透過澎湃OS構建「人車家」全生態,對底層架構重塑以適配各類處理器和設備,從微小的64KB Mesh模組到高端的24GB智慧型手機都能相容,其異質硬體能可靠地兼容。同時,小米開放HyperConnect框架與IoT平台,以及物聯網嵌入式軟體平台Vela開源。
圖源:小米
AI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成效顯著。小米發布開源多模態大模型MiMo-VL-7B,該模型已在金融票據處理、製造業質檢、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等場景落地,能提升數倍至數十倍效率,還可透過「雙模式切換」優化成本與響應速度,同時向開發者開放賦能。
技術復用策略成為小米提升研發效率的關鍵。玄戒O1晶片同步搭載於手機、平板、智慧手錶等多類產品,形成「一芯多端」的複用格局。這種跨裝置多用模式,能將晶片研發的固定成本(如架構設計、流片測試等)分攤至更多終端產品中,大幅降低單一設備的技術投入成本。
科技研發的共享機制進一步放大了投入效能。AI演算法、晶片設計等核心技術同時服務手機、汽車和IoT業務,避免了重複投入。例如,智慧座艙的語音互動技術可直接復用手機端的小愛同學能力,汽車的視覺感知演算法也能應用於安防相機產品。這種協同研發模式使小米在研發費用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仍實現了各業務線的技術突破。
全球化進展
小米在全球市場的佈局取得積極進展。智慧型手機業務在東南亞重奪市場桂冠,市佔率達18.9%,時隔四年再登頂。在歐洲市場,小米手機市場佔有率23.4%,首次超越蘋果。
大家電業務已在2025年一、二季於東南亞和歐洲市場實現銷售和服務的閉環,三季計畫開拓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大家電市場。小米汽車計畫2027年正式進入歐洲市場,複製手機出海路徑。
在中國市場,小米的通路網路不斷擴大。截至2025年6月底,小米已在中國大陸92個城市開設335家汽車銷售門市。線下門市總數新增1,700家,這些門市既服務傳統業務,也為汽車業務提供展示和體驗空間。
圖源:小米
小米的全球化策略採用差異化方式。正如小米高層所言:「我們根據不同市場特徵採取差異化策略,在歐洲注重產品結構調整,在拉丁美洲追求規模擴張。」這種靈活的文化調適能力,使小米在全球市場形成「中國科技」的獨特標籤。
技術面分析
自2025年以來,小米股價呈現明顯波動特徵,年初至今雖上漲54%,但經歷了多次大幅調整,反映出市場對其生態模式認知不斷修正。3月19日股價觸及年內高點59.45港元後,4月11個交易日內回檔逾33%,最低至36.45港元。進入8月,股價再次承壓,8月7日盤中跌超5%,財報發布日高開未能延續上漲,最終收跌1.23%,截至發稿,股價報53.6港元,總市值1.39兆港元。
圖源:TradingView
短期趨勢偏弱,近期股價已一度跌破E MA 20和E MA 50等均線,且均線呈現向下發散態勢,顯示短期拋壓較強。
圖源:TradingView
從支撐位來看,50港元為重要心理關口及前期震盪區間下沿,該位置若能企穩,或觸發反彈;若失守,下方需關注前期低點48.9 港元及半年線支撐位44.3港元。阻力位方面,55港幣附近套牢盤集中,突破後方能挑戰57.5港幣及前期高點61.45港幣。
圖源:TradingView
機構資金動向分化明顯。8月20日,匯豐拋售1,322萬股,瑞銀、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外資大行同樣淨賣出,反映出對短期估值的謹慎態度;相對而言,港股通資金當日淨流入2.54億港元,顯示內外資認知差異。
評等方面亦呈分化:國泰海通將目標價上調至77.5港元,大及上調至76港元,高盛與交銀國際則小幅下調,但均維持「買進」或「增持」,目標價區間60-77.5港元,相較目前股價仍有12%-45%的潛在上行空間。
市場情緒短期偏空,沽空比例在財報後升至32.54%,反映部分資金對業績持續性有疑慮,主要源自於智慧型手機成長放緩及汽車獲利前景的不確定。
然而,從長期視角來看,小米股價的支撐因素依然明確:生態協同效應持續釋放、汽車業務規模擴張帶來邊際改善、IoT業務在高端市場的突破,這些將逐步推動市場對其成長邏輯的重新定價。
風險因素
儘管業績表現強勁,小米仍面臨多重風險挑戰。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加劇,蘋果、三星、華為等品牌持續透過價格策略擴大市場佔有率。在海外市場,小米麵臨來自三星、OPPO、vivo等品牌的激烈競爭,為維持市場份額,不得不採取更激進的定價策略。
汽車產業的激烈競爭同樣不容忽視。特斯拉、蔚來、小鵬等品牌也激烈爭奪市場份額。隨著價格戰加劇,汽車業務毛利率可能面臨壓力。
產能擴張面臨挑戰。小米汽車北京亦莊工廠的最大產能僅24萬輛,而武漢第三廠因談判分歧停滯不前。這直接導致交付週期延長,例如2025年1月SU7訂單量達到4萬台,但實際交付數量不到2.5萬台。
售後服務體系建置落後於銷售擴張。以小米汽車為例,預計2025年SU7車型銷量將突破20萬輛,但截至2025年7月底,小米汽車僅建立了181家服務網點,這意味著平均下來每家服務網點需服務車輛約1105 輛,這種超負荷運轉導致維修排隊時間長達半個月。
圖源:小米
技術成熟度方面,小米曾因智駕系統缺陷召回3.1萬輛SU7,L2級輔助駕駛事故的發生暴露出技術成熟度不足的問題。手機業務中「綠線屏」現象則反映出供應鏈品控環節的薄弱。
此外,該股估值合理性存在爭議,當前小米約34. 15倍的市盈率TTM雖低於科技行業平均水平,但高於傳統消費電子企業,反映出市場已部分反映生態溢價。若汽車業務獲利時間點晚於預期,或IoT業務成長放緩,可能引發估價下修。與蘋果、特斯拉的對標顯示成長空間,但需警惕單一業務不如預期對整體估值的拖累。
結語
小米的投資價值核心在於其生態協同能否真正驅動永續獲利。從2025年Q2財報來看,此轉換已初現成效,但短期波動不可避免。關鍵在於,單看智慧型手機或汽車業務無法評估全局,投資人應從用戶價值、技術障礙和生態協同三個維度判斷其長期競爭力。
然而,市場短期的謹慎定價可能只是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佈局這家稀缺生態型企業的機會。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

郵件訂閱
訂閱我們的郵件服務,您將獲得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