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美國關稅正在加劇日本經濟壓力,日央行政策面臨複雜性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08月28日 07:43 GMT

2025年8月28日,日本央行董事會成員中川順子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及其對日本和全球經濟的影響仍有極高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正在演變為日本經濟面臨的最大外部風險之一,迫使日本央行在貨幣政策決策中保持高度謹慎。

 

自2025年1月升息以來,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5%的水平,主要因擔憂美國關稅對經濟成長的破壞性影響。中川強調,即將發布的9月「短觀」企業信心調查結果至關重要,該調查將評估主要經濟體間貿易談判進展對企業信心的衝擊。預計製造業景氣指數將維持在13點左右,而非製造業可能小幅下滑至27點,反映出貿易不確定性對整體經濟的滲透。

 

currency

 

如果調查顯示企業信心進一步惡化,日本央行可能被迫推遲任何升息計劃,這將加劇日本經濟復甦的脆弱性。

 

 

 

日美貿易談判進展遲緩

 

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聖於2025年8月28日取消訪美行程,因行政延誤導致投資協定細部無法敲定。

 

該協定源自於2025年7月的協議,日本承諾向美國提供5,500億美元的投資,透過政府支持的貸款和擔保,以換取華盛頓將對日本進口產品的關稅降至15%。

 

然而,8月26日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將在本週稍後宣布投資細節,但工作層面的問題仍未解決。日本官員堅持要求先修改美國總統行政命令,取消牛肉等商品的重疊關稅,然後再發布聯合文件。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如果問題解決,赤澤可能在下週初訪美。美國正在考慮修改2025年7月31日的行政命令,以確保15%關稅不會與特定產品更高關稅疊加,並計劃降低日本汽車關稅至15%,但尚未確定具體時間表。

 

 

 

關稅對經濟的衝擊

 

自2025年4月白宮啟動“美國優先”貿易政策以來,美國對日本徵收15%的“對等關稅”,這已對日本經濟造成明顯影響。

 

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2025年7月整體出口額年減2.6%,創四年多來最大降幅,對美出口連續四個月下滑,降幅達10.1%。汽車出口額暴跌28.4%至4,220億日圓,出口量減少3.2%至12.35萬輛;汽車零件和半導體設備出口也顯著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社對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機板市場 1,069 家企業的統計結果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這些企業合計淨利出現三年來首次下降,年減12%至12.3兆日圓。其中,汽車及零件產業遭受重創,第二季獲利下滑約9,800億日圓,降幅達45%。整體而言,2025財年實際GDP成長率預計僅為0.7%,遠低於潛在成長率,美國關稅政策顯著增加了日本經濟成長的下行壓力。

 

venti-views-6p0JBES_65E-unsplash

 

嚴峻的是,世界貿易組織估計,美國政府的關稅措施將使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減少1%,彭博社發布的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也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放大日本經濟的外部壓力。

 

除此之外,關稅政策也對日本多個產業造成損害,汽車及零件產業首當其衝。目前,日本輸美汽車仍面臨27.5%的高關稅,協議中降至15%的條款尚未實施,導致第二季該產業利潤暴跌45%,損失約9,800億日圓。

 

本田淨利下降50%,豐田預估本財年營業利潤減少1.4兆日圓,馬自達第一季銷售額下滑9%,淨虧損達421億日元,預估2025財年淨利年比暴跌82%。鋼鐵產業在第二季陷入虧損,東京製鐵公司下調2025財年業績預期,成本上升與需求疲軟的雙重打擊壓縮了獲利空間。

 

圖源:馬自達

 

化工產業利潤同樣下降,三菱化學集團財務長表示,關稅導致客戶信心崩塌,負面影響遠超預期。中小企業遭受的衝擊尤其明顯,大阪商工會議所7月底調查顯示,11%的中小企業已受影響,50%擔心訂單減少,比4月增加12個百分點。例如,一家京都食品出口企業第二季對美銷售額減少30%,因進口商因關稅擔憂而削減訂單。這些產業損失在削弱日本經濟競爭力的同時,也可能引發大規模就業流失和供應鏈中斷。

 

 

 

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困境

 

面對關稅衝擊,日本央行貨幣政策面臨兩難。 2024年3月結束負利率後,2025年1月升息至0.5%,但隨後暫停,主要因關稅不確定性。行長植田和男錶示,如果關稅損害經濟成長,央行可能採取行動。這意味著,日本央行可能被迫考慮暫停升息步伐。而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2025-2026年政策利率或將維持不變。

 

圖源:TradingEconomics

 

關稅可能降低通膨預期,一方面透過減少出口放緩成長,另一方面日圓升值(可能逼近1美元兌130日圓)擠壓企業利潤,動搖投資和薪資成長。

 

高盛警告,若日圓持續走強且通膨前景黯淡,央行將別無選擇,只能暫停升息。路透社8月民調顯示,三分之二經濟學家預期央行將至少再升息25個基點,但貿易摩擦緩解是前提。這種政策不確定性進一步放大全球市場波動,可能影響日本金融穩定性。

 

 

 

金融市場波動劇烈

 

日本金融市場在關稅衝擊下經歷了劇烈的波動。

 

自2025年以來,日股持續下挫,連續三個月下跌,季度累計跌幅達10%,在亞洲主要股指中走勢墊底,為2020年3月以來最差季度表現。 3月31日,日經225指數大跌4.05%,單日跌幅超1500點,失守36,000點大關。

 

4月,日經平均股價一度跌到31,136日圓,但隨後日本股市很快反彈。自2025年4月低點以來,日經225指數在短短64個交易日內實現驚人逆轉,不僅收復全部失地,更於8月12日創下42867點歷史新高。截至8月25日,日經225指數開盤上漲373.89點,漲幅0.88%,報43007.18點。

 

圖源:TradingView

 

然而,汽車和零售業股價重挫,迅銷公司(優衣庫母公司)因關稅影響暴跌6.9%,三菱重工業和軟銀集團也大幅下挫。前期下跌源自於關稅不確定性和日圓升值,後期反彈得益於貿易政策轉向、企業獲利超預期和資金流入。但整體而言,股市波動性高企,凸顯關稅對投資人信心的破壞。

 

債券市場與匯率市場的表現同樣對應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 4月關稅政策實施初期,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跌至1.05%,2025年內最低,顯示避險情緒升溫。

 

圖源:TradingView

 

而日圓匯率則呈現雙向波動特徵,在避險需求與政策預期之間反覆搖擺,8月21日至28日期間在1美元兌146-148日圓區間震盪,較年初水準貶值約3%,反映出市場對日本經濟基本面的重新定價。

 

圖源:TradingView

 

 

 

結語

 

美國關稅政策已對日本經濟影響,出口銳減、企業獲利下滑、貨幣政策受阻和股市動盪共同出現。儘管日美協議提供部分緩解,但未決問題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可能將繼續施加壓力。

 

日本央行需依賴「短觀」調查等數據謹慎決策,而政府必須推動產業多元化以降低對美依賴。否則,這種外部衝擊將長期抑制日本經濟成長,迫使政策制定者進行根本性調整。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