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股價創四年新高,阿里正走向下半場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09月12日 07:01 GMT

關鍵點:

  1. 近期阿里巴巴股價迎來明顯上漲,其強勁表現打破了2025年3月的前期高位,同時標誌著公司自反壟斷監管週期以來的全面復甦。

  2. 阿里巴巴在AI模型與晶片領域的重大突破,正改變市場對其技術競爭力的認知。

  3. 隨著AI驅動下雲業務成長率回升至20%以上,以及即時零售業務規模效應顯現,阿里巴巴的估價體係正從「電商折價」轉變為「科技溢價」,此過程將支撐股價的中長期上漲。

 

9月11日,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場迎來明顯上漲,單日暴漲8%,收盤價達235.46美元,盤中最高價突破2021年11月以來的歷史高峰。港股市場同步反應,隔日早盤漲幅逼近7%,年內累計漲幅接近90 %。

 

圖源:TradingView

 

這一輪股價突破不只是打破了2025年3月的前期高位,關鍵的是,它還意味著阿里巴巴正在逐漸告別反壟斷監管後的調整週期,邁入以「科技驅動、生態協同」為核心的「下半場」。從電商巨頭到科技平台的轉型,從模式創新到硬核突破的切換,阿里的「下半場」敘事正透過技術、業務、財務等連動效應,改變資本市場對其價值的認知——市場不再只關注該股的電商基本盤,而是更重視其科技轉型帶來的長期成長潛力。

 

 

 

AI技術快速突破

 

阿里巴巴股價的強勢反彈,首先得益於其在AI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2025年9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開源新一代大模型架構Qwen3-Next-80B-A3B,這款融合門控DeltaNet和門控注意力混合架構的模型,在性能與效率之間實現了革命性平衡。其核心創新在於採用3:1比例融合門控DeltaNet與標準注意力機制,既保留了標準注意力的推理精度,又透過門控DeltaNet將長上下文處理效率提升10倍,特別在32K以上超長文本場景中表現尤為突出。

 

IMG_256

圖源: Qwen

 

在模型設計上,Qwen3-Next採用超高稀疏性MoE結構,800億總參數中僅激活30億(佔3.7%),此設計使其訓練成本較Qwen3-32B暴降90%,而推理性能卻能媲美旗艦模型Qwen3-235B。值得注意的是,其原生引入的多token預測(MTP)機制,不單為投機解碼提供高接受率模組,還透過訓練與推理一致性優化,大大提升了實際場景中的解碼效率。在效能測試中,Qwen3-Next的思考模型在多個基準測試中擊敗Google Gemini-2.5-Flash,成為目前最強低耗能開源模型之一。

 

IMG_256

圖源:Alizila

 

技術突破的商業化落地速度同樣迅速。Qwen3-Coder已全面接入阿里雲通靈靈碼並免費不限量開放使用,而Qwen系列開源模型在全球衍生模型數量已超9萬,形成了活躍的開發者生態。這種「技術開源+商業落地」的策略鞏固了技術領先地位的同時,又快速實現了商業化價值轉化,為阿里雲帶來了明顯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同時,阿里巴巴在自研晶片領域的進展為AI技術落地提供了硬體支撐。據報道,阿里巴巴自2025年初開始使用自主設計的Zhenwu處理單元訓練小型AI模型,雖然高階機型仍依賴英偉達晶片,但自研晶片在降低訓練成本、保障供應鏈安全方面已顯現成效。平頭哥半導體的鎮公510 SSD主控晶片已在阿里雲EBS規模化上線,其在讀寫混合場景下的時延較行業其他產品壓縮92%,間接支持了AI大模型的高效訓練與推理。

 

15fc82930335b6a990e1b09628d9b27d

圖源:平頭哥

 

另外值得期待的是,玄鐵C930伺服器級CPU的交付,這款基於RISC-V架構的處理器將進一步完善阿里的晶片生態佈局。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晶片供給與模式迭代是雲端運算加速的核心基礎,也是網路板塊AI敘事下估值重估的重要催化。阿里巴巴在AI模型與晶片領域的重大突破,正改變市場對其技術競爭力的認知。

 

 

 

本地生活與雲端服務的策略性進攻

 

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採取了進攻策略。2025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圖宣布推出全球首個基於使用者行為產生的榜單-高德掃街榜。該榜單旨在建立全新的線下服務信用體系,透過用戶的“行為+信用”,確保榜單真實可信。目前,高德掃街榜已經涵蓋了全國超300個城市的160萬個離線服務商家。

 

6-海外配图三

圖源:Alizila

 

其中,高德地圖的流量基礎為此策略提供了支撐。數據顯示,高德地圖每天承載1.2億次生活服務相關搜索,導航用戶前往1300萬個生活服務目的地,其1.86億日活用戶是同期大眾點評的6倍多。為進一步強化競爭力,高德同步啟動“煙火好店支持計劃”,發放超10億元補貼,目標為線下餐飲及服務業多帶去1000萬客流,這種“流量+補貼”的組合拳迅速引發市場反應,發布次日美團港股股價應聲下跌超5%,市值蒸發超300億港元。

 

在「到家」業務線上,阿里巴巴整合淘寶與餓了麼,推出「淘寶閃購」。淘寶閃購業務自今年4月上線以來,已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最新營運數據顯示,該平台日均訂單高峰突破1.2億單,8月週均日訂單量穩定在8,000萬單左右。用戶規模方面,每月活躍用戶數較4月成長300%,達3億人。

 

圖源:阿里巴巴

 

更重要的是用戶品質與留存表現,閃購新用戶留存率高達72%,3個月後復購率反超老用戶,88VIP會員數已突破5300萬,這些高價值用戶的日均打開頻次提升37%。瑞銀數據顯示,阿里系在外賣市場的份額已從競爭前的11%飆升至28%,打破了此前美團、餓了麼主導的二分格局。

 

阿里巴巴電商事業群CEO蔣凡在季度財報會議上透露,即時零售業務已超額完成首階段目標。他指出,用戶獲取效率與履約能力建構都超出預期,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雲端服務領域,阿里雲持續保持強勁成長動能。 2026財年第一季,阿里雲端營收達333.98億元,年增26%,創三年來最高增速,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佔外部商業化收入的比重已超過20%。

 

圖源:阿里巴巴

 

根據英富曼(Omdia)發布的《中國AI雲市場,1H25》報告,2025年上半年中國AI雲市場規模達223億元,其中阿里雲佔比35.8%位列第一,領先火山引擎(14.8%)和華為雲(13.1%),其全系統AI能力從晶片、模型到產業解決方案。 Forrester發表的全球公有雲平台Wave評估結果顯示,阿里雲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GCP處於領先地位,並在產品與策略方面處於全球第二,在30個評分中有17項為最高分,技術實力獲得國際認可。

 

本地生活與雲端服務的協同效應正在顯現。高德掃街榜的AI風控技術、淘寶閃購的智慧調度系統,均依託於阿里雲的技術底座;而本地生活產生的海量資料又反哺AI模型訓練,形成「業務資料-模型迭代-服務優化」的正向循環。這種生態共振在提升單一業務競爭力的同時,放大了整體估價溢價空間。

 

 

 

策略投入期的價值評估

 

儘管處於策略投入期,阿里巴巴的財務表現仍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與風險抵禦能力。

 

財務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最新季度營收達2,476.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若不考慮已出售的高鑫零售和銀泰業務收入,同口徑收入增幅為10%。獲利能力方面,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為431.1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6%。而更能反映主營事業獲利能力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則較去年同期下降18%至335.1億元。阿里國際數位商業集團(AIDC)延續了成長勢頭,營收年增19%至347.41億元,主要由跨國業務的強勁表現所驅動。

 

圖源:阿里巴巴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獲利能力的顯著改善-調整後EBITA虧損僅5,9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7億元虧損大幅收窄98%,顯示出國際業務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已逐步走向健康發展軌道。

 

阿里巴巴在公告中表示,將把票據發行的募集資金淨額的20%用於拓展國際商業運營,重點進行營運投資以提升市場地位與效率。

 

此外,現金流狀況因策略投入而出現明顯變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年減39%至206.72億元,自由現金流從去年同期的淨流入173.72億元轉為淨流出188.15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其他流動投資達5,856.63億元(817.55億美元),為持續的策略投入提供了基礎。

 

圖源:阿里巴巴

 

 

 

機構普遍看好

 

機構分析師普遍對阿里巴巴的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並調高目標價。華安證券最新一份研發給予阿里巴巴-W買入評等。

 

國信證券發布研報稱,維持阿里巴巴-W「優於大盤」評等。該行預計公司2026-2028財年收入為10643/11817/12866億元,前值為10639/11844/12972億元,基本維持不變。

 

海通國際最新研報對阿里巴巴的策略轉型給予正面評價。報告指出,餓了麼與淘寶閃購在即時零售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疊加雲端業務收入加速成長,印證了國內雲端運算市場的需求韌性。基於上述判斷,該機構將阿里巴巴美股目標價上調至167美元,並維持「跑贏大盤」評等。

 

資本市場對阿里巴巴的策略轉型給予了正面回應。截至發稿,阿里巴巴港股市值達2.89兆港元,在一般零售業中排名第1位。

 

圖源:TradingView

 

從估值層面來看,目前阿里巴巴本益比(TTM)約為17.77倍,市淨率2.6倍,均處於歷史低點區域。分部估值顯示,核心電商業務以10-15倍P/E、雲端運算業務以4.5倍P/S估值,疊加螞蟻集團、菜鳥、高德等資產合計約1.6兆元的價值,目前2.89兆港元的總市值代表核心業務存在明顯低估。

 

市場普遍認為,隨著AI驅動下雲業務成長回升至20%以上,以及即時零售業務規模效應顯現,阿里巴巴的估價體係正從「電商折價」轉變為「科技溢價」,此過程將支撐股價的中長期上漲。

 

 

 

結語

 

目前,阿里巴巴正在透過技術創新和策略調整改變其成長軌跡。隨著AI和雲端運算的持續發展,以及本地生活業務的突破性進展,公司有望實現價值的重估和業務的長期成長。

 

然而,投資者也需要密切關注其大規模投入期的利潤表現和自由現金流變化,以全面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