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市值突破3兆港元,阿里正重回巔峰?

FoolBull FoolBull

2025年09月17日 08:09 GMT

在經歷數年波動與調整後,阿里巴巴的股價正重新贏得市場信任。9月17日,阿里巴巴港股股價盤中一度漲至16 2港元以上,續創近4年新高,市值重回3兆港元大關。

 

當日截至發稿,阿里巴巴股價漲幅進一步擴大至5.37 %,報價161.7港元,市值達3.0 8兆港元,成交額逾111億港元。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接近100%,成為恆生科技指數反彈的重要推手之一。

 

圖源:TradingView

 

回顧歷史,2020年10月阿里巴巴美股股價最高為319.32美元/股,市值接近8,600億美元;港股股價最高達309港元/股,市值超過6.65兆港元。當時,阿里巴巴的總市值僅次於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和沙烏地阿美,排名世界第六。

 

然而隨後的網路監管趨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以及自身業務結構調整,使得股價一度跌至少於80港元。如今股價回升至160港幣附近,雖距離歷史高峰仍有一定差距,但其上漲節奏與市場氛圍,顯示公司正逐步走出調整期。

 

 

 

業務基本面改善推動股價上行

 

阿里巴巴股價的持續走強,首先源自於財報數據的修復。 2026財年第一季(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實現營收2,476.52億元,年增2%,剔除已出售的高鑫零售及銀泰業務後,同口徑收入成長達10%。淨利423.82億元,年比大幅成長76%,顯著超出市場預期。

 

圖源:阿里巴巴

 

中國電商集團作為核心板塊,客戶管理收入達892.52億元,年增10%,遠超市場預期,而這主要得益於淘寶閃購業務的爆發式成長。

 

從數據來看,8月淘寶閃購日均訂單高峰達到1.2億單,週日均訂單量穩定在8000萬單;月度交易買家數達3億,較4月增長200%;日均騎手活躍超過200萬,較4月增長3倍。淘寶APP的用戶活躍度也因閃購業務被極大帶動,8月前三週淘寶APP月度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25%,閃購頻道日均活躍用戶達1.5億,在提升用戶規模的同時增強了用戶粘性,為主站業務的持續增長注入活力。

 

圖源:阿里巴巴

 

重要的是,近期上線的高德地圖「掃街榜」產品進一步強化了本地生活服務佈局。依托10億用戶規模和1.7億DAU,高德切入線下商家引流,與淘寶閃購形成協同。官方數據顯示,「掃街榜」上線首日活躍用戶突破4,000萬。

 

獲利改善背後,阿里巴巴透過架構調整提升了協同效率。 2025年8月,公司將原「1+6+N」模式整合為中國電商、國際數位商業、雲端智慧及「所有其他」四大核心板塊,核心業務的集中效應開始顯現。

 

阿里國際數位商業集團(AIDC)延續成長勢頭,營收年增19%至347.41億元,跨國業務表現強勁。其獲利能力也顯著改善,調整後EBITA虧損僅5,9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7億元虧損大幅收窄98%,這表明國際業務在規模擴張的同時正逐步走向健康發展軌道,儘管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國際業務已成為阿里巴巴收入增長的重要貢獻者和未來利潤增長點。

 

圖源:阿里巴巴

 

菜鳥、本地生活及大文娛等業務板塊也在各自領域不斷深耕,與核心電商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動公司整體業務的發展。

 

 

 

雲智能與AI成最大亮點

 

阿里雲智慧集團在本季表現突出,營收年增26%至333.98億元,創下近三年來最高增速。外部客戶營收成長同樣強勁,AI應用的加速落地推動了需求回升。根據IDC最新報告,阿里雲市場份額已連續三個季度回升,在全球市場,其公有雲產品及戰略能力已獲Forrester評估為全球第二,在30個打分項中有17項獲得最高分,戰略維度得分升至全球第二,技術實力獲得國際認可。

 

AI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八個季度維持三位數成長,佔外部商業化收入的比重超過20%。受此帶動,雲端業務經調整EBITA年增26%至29.54億元,利潤率季增0.8個百分點至8.8%。

 

圖源:阿里巴巴

 

在基礎設施層面,阿里巴巴正在加快自研晶片佈局。該公司正在開發一款新的人工智慧晶片,意圖填補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空白,目前該晶片已進入測試階段。旗下「平頭哥」團隊已推出「玄鐵」「含光」「倚天」等晶片,用於AI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成本較英威達GPU方案降低約40%。在國內市場受限於海外GPU供給的背景下,自研晶片成為阿里在AI競賽中的重要籌碼。

 

同時,通義千問大模型在電商推薦、物流調度和本地生活服務中落地,開始轉化為實質收入。 2025年,公司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3,800億元用於雲端與AI建設,第二季資本支出達386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220%,創下單季新高。

 

 

 

資本認可

 

資金流嚮往往是市場信心的直覺體現。9月16日,南向資金淨賣出31.89億港元,但阿里巴巴卻逆勢獲淨買進30.31億港元,截至9月16日,阿里巴巴已連續18個交易日獲南向資金淨買進。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顯示市場對阿里巴巴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這種資金流向對股價上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創辦人馬雲的公開活動也成為市場信心的催化劑。9月16日,馬雲現身杭州阿里西溪園區B區的HHB音樂酒吧,這是他2025年以來多次公開活動中的一次。彭博社通報對集團事務的直接參與度達到近五年來最高,尤其集中在AI策略和電商競爭。

 

阿里巴巴的強勁表現同樣引發了華爾街投行集體唱多。摩根大通將目標價從140美元大幅上調至170美元,認為AI雲端業務與本地生活服務將形成「雙輪驅動」;花旗銀行將目標價從148美元上調至187美元,強調自研晶片帶來的成本優勢將轉化為利潤彈性;巴克萊銀行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從145美元上調至190美元等。

 

全球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麥可·巴里第二季買進了阿里巴巴買權,美國資管巨頭景順旗艦新興市場基金今年7月加倉阿里巴巴-W,加倉幅度達187.16%,南向資金對阿里巴巴港股的持股也接近翻倍。知名基金和投資者的增持行為,進一步證明了市場對阿里巴巴的信心和看好。

 

 

 

估值修復

 

從估值角度來看,阿里巴巴目前本益比(TTM)約18.99倍,市淨率2.78倍,仍處於歷史低點。中金公司估算,核心電商業務可給予13倍P/E,雲端運算業務3.5倍P/S,加上螞蟻集團、菜鳥、高德等資產合計價值約1.6兆元人民幣,目前市值仍有重估空間。

 

但挑戰同樣存在。首先,大規模AI和雲端投資在短期內對自由現金流和利潤率形成壓力。2026財年Q1,自由現金流轉為淨流出188.15億元,銷售與市場費用較去年同期上升8個百分點至21.5%。此外,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與國內競爭加劇,可能影響獲利兌現節奏。

 

圖源:阿里巴巴

 

要重回2020年巔峰市值,阿里巴巴或仍需在兩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持續證明AI與雲端業務的高成長能轉化為可持續利潤;二是在消費和本地生活領域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若未來幾季財報持續驗證成長邏輯,阿里巴巴的估值修復進程可望進一步加快,市值回歸全球科技龍頭行列並非遙不可及。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