専题報導
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製造設備供應商。我們認為,該公司擁有最廣泛的產品組合,這應該能夠使其保持領先的市場份額。我們認為,應用材料公司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廣泛經驗使其能夠透過銷售跨技術的整合解決方案,更有效地吸引客戶。我們預計,應用材料公司將受益於長期晶片複雜化趨勢,包括環繞柵極電晶體、先進封裝和人工智慧,從而在市場週期中保持中等個位數的成長。
近期,Rithm Capital Corp宣布計劃收購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Paramount Group, Inc.。這筆價值16 億美元的交易將以每股6.6 美元的價格收購PGRE 的全部股份,該價格較其戰略評估(5 月16 日)時的價格溢價38%,但低於公告發布前的約7.1 美元。因此,PGRE 股價大幅下跌至6.5 美元,扭轉了先前因交易猜測而上漲的勢頭。
Roundhill Investments,這家投資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利基收益型基金,例如零天到期ETF,如今這個名字已為大多數ETF投資者所熟悉。備受投資者感興趣的是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不是基金本身,它更像是一隻價格捕獲型ETF;而是另一隻非常有趣的基金,名為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Covered Call ETF,它持有MAGS股票,並利用備兌看漲期權策略為投資者創造每週收益。
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支出預計將達到1.5兆美元,這一數字較2024年的9,879億美元大幅增加。這一成長主要受到AI基礎設施擴張的推動,包括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持續投資於AI優化硬體和GPU。
史密斯集團正在重塑自身,成為一家專注於工業技術的公司,其核心業務包括兩家世界一流的公司——約翰·克蘭(John Crane) 和Flex-Tek,這兩家公司專注於工程流體和熱管理解決方案。這兩家公司專注於極具吸引力且非商品化的細分市場,在這些市場中,性能、可靠性和服務支援對客戶至關重要。兩家公司在受能源效率、工業脫碳和電氣化等長期驅動因素影響的市場中都佔據著強勢地位。
目前Lemonade尚未充分發揮AI整合的優勢,無論是考慮到其當前地位或現有企業的地位。 Lemonade比現有企業更具優勢,因為儘管它已經能夠在3分鐘內記錄超過40%的理賠處理,但現有企業仍將70%的IT支出用於傳統系統。這意味著現有企業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實現AI優先,而這正是Lemonade領先的原因。保險公司仍在使用97%的理賠數據,這些數據是非結構化的,不利於大規模模型訓練。另一個視角是收入。該公司最新季度的總收入超出預期4%,顯示長期上升趨勢的開始。因此,該公司已將2025年第三季的營收預期上調至平均1.84億美元,年增34.7%,高於2025年第二季34.51%的年成長
Santos是澳洲第二大純油氣勘探和生產公司(僅次於Woodside Petroleum,ASX:WPL),其權益涵蓋澳洲所有油氣產區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Santos目前是澳洲最大的煤層氣生產商之一,擁有豐富的儲量。該公司也是澳洲最大的國內天然氣供應商。2000年代中期,煤層氣的採購增加了儲量,部分出售產生了現金利潤,為桑托斯提升業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集團已探明概算儲量(2P)翻了一番,達到140萬桶油當量,主要為東澳煤層氣。目前,煤層氣約佔集團160萬桶油當量2P儲量的20%。
2025年9月17日,聯準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修25個基點,至4.00%-4.25%。這項舉措標誌著聯準會自2024年12月連續三次降息(累計100個基點)後,時隔九個月正式重啟寬鬆週期。
SGH 的工業設備業務WesTrac Australia 和Coates 透過在地方政府、土木工程和採礦業的投資,提供了穩健的收入和現金流。全資擁有的建築產品和建築材料公司Boral 則增強了其基礎設施主題。採礦服務設備的需求是其獲利的主要決定因素。鑑於政府傾向於透過基礎設施投資來刺激經濟,這是一個優勢。持有Beach Energy 30% 的股份,可增加能源業務,並利用油氣價格的槓桿作用;而持有Seven West Media 40% 的股份,則可獲得國內電視、報紙和雜誌的權益。
依次考察各支柱,麦当劳的营销创意近期已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例如汉堡王的回归、Grimace奶昔系列以及成人开心乐园餐的推广,都代表了近期的成功。麦当劳的营销工作更加专注,全球扩张能力也更强,公司日益强调其核心菜单的特色,目前,其菜单占17个10亿美元品牌全球系统销售额的65%,而麦当劳正围绕这一核心优势优先进行菜单创新。麦当劳能够重新定位菜单,以满足全球餐厅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250亿美元的鸡肉平台销售额已可与这家汉堡连锁店的牛肉平台销售额相媲美,这可谓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最后,麦当劳似乎正在按照其四个“D”的方针执行
研報-合作、併購與平台化:BioNTech 的“去單一賽道”
BioNTech 成立於2008 年,總部位於德國,已成為個人化mRNA 癌症治療開發的關鍵參與者。這家新興生物技術公司首款用於治療新冠的商業化疫苗於2020 年12 月首次獲得授權,其早期研發管線和mRNA 技術平台已引起多家大型製藥公司的關注,並促成了合作。 BioNTech 也利用其新冠疫苗利潤收購了更多元化的腫瘤生物候選藥物管線,這些候選藥物可能在2026 年開始上市。
2020年,一家默默無聞的德州算力公司橫空出世,它就是Cipher Mining。這家公司背後站著礦圈巨頭比特大陸的北美佈局,而上市之路則直接透過SPAC的方式快速登陸資本市場。許多人起初並沒有預料到,它能夠憑藉鎖定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超低電價,在能源成本上構築起一道幾乎無敵的護城河。更令人驚訝的是,它並不滿足於僅僅作為一家比特幣礦工,而是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慧時代最火爆的高效能運算賽道。於是,這家公司逐漸被貼上了不同的標籤,有人稱它是礦業老兵,有人則把它視為下一代算力巨頭。 Cipher是否值得投資,成為資本市場熱議的焦點。
Bullish 的上市申請發生在一個極為敏感的時間點。美國國會正處於數位資產立法的關鍵窗口期,《數位資產市場清晰法案》(CLARITY Act)的推進,被視為加密產業正式進入「合規元年」的訊號。在過去幾年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交易所、穩定幣以及相關衍生性商品平台不斷加強監管執法,產業瀰漫不確定性與觀望情緒。而就在此時,成立僅三年的交易平台主動向SEC 遞表,不僅意味著它希望藉助合規姿態在資本市場上率先贏得信任,也顯示出對政策趨勢的押注。與此形成呼應的是市場對流動性環境的重新預期。在高利率週期接近尾聲的階段,風險資產逐漸恢復活躍,加密市場的關注度再次上升。這個宏觀環境為Bullish 的上市創
自2024 年7 月8 日以來,iShares 20+ 年期美債備兌策略ETF(TLTW)上漲約4.83%,而其標的ETF——iShares 20+ 年期美債(TLT)同期下跌約1.08%;若把起點拉回1 月8 日,TLTW 的累計漲幅約1.07%。這組差異並非巧合,背後正是兩者策略結構的必然結果:TLTW 持有TLT 份額,同時按月賣出短期限、輕度虛值的TLT 看漲期權以收取權利金。以基金揭露的做法為例,到期前一日通常回補當月空頭看漲,再開立下一期看漲期權,執行價目標設為較當時TLT 市價高出約2%。在價格以區間震盪為主、隱含波動率高於實現波動率的階段,這種「買現貨、賣選擇權」的組合會把時間
美國水務公司是一家受監管的公用事業企業,在加州擁有水務與電力子公司,並透過長期合約為全美多處軍方基地提供供水及污水處理服務。目前股息殖利率約2.7%,處於逾十年來相對高位,估值亦較為溫和。公司已連續71 年提高股息,兼具「股息王」「股息貴族」雙重身份,創下上市公司中最長的股息成長紀錄,分紅穩定性與永續性具有顯著可見度。在監管相對友善、利率預期可觀的環境下,AWR 的受監管資產與合約型現金流為其獲利與股利提供支撐。綜合股利水準、估值與現金流特徵,該公司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Coinbase:合規數位金融基礎設施的再塑-安全治理、銀行連結與衍生性商品整合
年內某起資訊安全事件中,攻擊方透過收買第三方客服人員取得了部分使用者的身分與帳戶要素,並據此提出約2,000 萬美元的贖金要求。涉事平台拒絕支付贖金,轉而配合執法與威脅情報機構展開追查,同時面向社會發布懸賞資訊以收集線索。在財務揭露層面,本公司在隨後一個財季將與本次事件相關的緊急處置、客戶補償、體系改造與外部專業服務等費用合計約3.07 億美元計入報表。管理層同步公佈了初步調查脈絡、受影響對象的通知安排以及後續修復計劃,並對客戶支援與權限管理流程進行緊急調整,包括凍結或收回不必要的第三方訪問、實施分權審批與最小權限、提升關鍵操作的多因素驗證與獨立複核、以及對客服外包環節增加背景審查與實時監控。
把Visa 放在全球支付體系中審視,更像是在研究一條「規則與網路」的公共基礎設施,而不是發卡銀行或放款機構。它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放貸,不吸收存款,也不承擔持卡人信用風險;它的職責在於提供一套高度可用、可擴展、跨機構互聯互通的網絡與技術標準,並以此把持卡人、商戶、發卡行、收單行以及處理服務商組織起來。正是這條以「規則+連結+清結算」為核心的通道,使得不同國家、不同類型機構之間能夠在毫秒級別完成授權、在日終完成清算,在跨境環境下完成結算與兌付。
有時,華爾街會對一些暫時陷入困境的優質企業過於悲觀,而這恰恰可能為股息投資者創造良機。 雖然部分產業板塊長期聚集經營穩健的龍頭公司,但市場情緒總是週期性輪動,因此即便是基本面紮實的企業,也難免會經歷低谷。
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晶圓代工業務,如今正面臨嚴峻考驗。這項原本被視為推動英特爾策略轉型、複製台積電模式的關鍵業務,目前正從「未來成長引擎」逐漸演變為沉重的利潤包袱。 在先前的分析中,我們指出: 「若晶圓廠模式跑通,英特爾或有機會複製台積電的成功路徑;但若無法跑通,則可能演化為一個持續燒錢的財務黑洞。 」而本季度財報的表現,正是對這一判斷的現實驗證。 根據2025年第二季財報,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實現營收4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 。這一表面上的成長似乎顯示業務正在恢復,但真正的問題在於獲利能力的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