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們的服務
更多
更多
更多

經濟

聯準會啟動降息,但抵押貸款利率未必同步走低

2024年9月,聯準會啟動新一輪降息週期,首次降息50個基點,市場普遍預期房屋融資成本將隨之下降。但實際走勢與傳統認知相反: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從彼時的6.09%上升至2024年11月的6.84%,累計上漲75個基點。儘管此後隨著後續降息——2024年11月、12月各25個基點,2025年9月再降25個基點,累計降息125個基點,利率回落至6.35%左右,但仍高於市場事前預期。

2025年09月29日 07:47

強勁經濟數據打壓降息預期,聯準會繼續降息機率還剩多少?

美東時間9月25日,美國經濟分析局(BEA)與勞工部密集發布的多項核心經濟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經濟仍維持較強韌性,同時通膨黏性特徵持續顯現。

2025年09月26日 03:08

如期降息25個基點後,聯準會未來政策路徑如何發展?

當地時間2025年9月17日,聯準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以11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

2025年09月18日 05:41

市場正走進幾十年來最大的輪動週期

當前情勢可謂高度緊張。整體來看,人們對經濟與政治發展的情緒都十分強烈。來自密西根大學的最新數據印證了這一點:自疫情爆發以來,新聞頭條對商業信心的負面影響從未像現在這樣糟糕。   這頗為耐人尋味。自1960年代以來,新聞驅動的情緒僅在兩次時期跌至類似低點:一次是疫情期間,當時全球陷入封鎖,人們對疫情的嚴重程度一無所知;另一次是金融危機期間,銀行體系動盪幾乎衝擊到所有行業。 而現在的情況卻不同。沒有大規模流行病,沒有銀行系統性倒閉,也沒有重大天災。相反,經濟前景依然穩健,GDP 成長樂觀,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預估年化成長率接近3.5%。

2025年09月07日 07:31

聯準會議息會議前需要關注的核心重點

美東時間9月17日下午2點,全球市場將迎來聯準會2025年9月利率決議結果。市場普遍預期將降息25個基點,這將是聯準會自2024年9月啟動四年多來首次降息後的再次降息,也是2025年以來的首次降息。

2025年09月17日 02:59

聯準會降息前最後的通膨數據已全數公佈

作為聯準會9月17日的貨幣政策會議前最後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9%創七個月新高,而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至26.3萬的近四年高峰。

2025年09月12日 02:57

通膨數據降溫,聯準會50基點降息會實現嗎?

美國勞工統計局9月10日公佈的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數據顯示,美國生產端通膨壓力超預期緩解,這為聯準會9月降息提供了新的依據。

2025年09月11日 03:01

聯準會降息在即

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聯準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即將召開關鍵的9月議息會議前,美國勞動力市場數據被大幅下修,直接加劇市場對經濟成長的擔憂,疊加關稅引發的通膨風險,聯準會開啟降息週期的預期已成為市場共識。

2025年09月10日 08:22

逢低買進正在成為當下市場的「海妖之歌」

今年以來,ETF資金流向便是最好印證。散戶幾乎本來能把拋售看作機會,因此每一次下跌都被解讀為入場時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構投資者更選擇持幣觀望,增設對沖,耐心等待訊號的確認。 資金流動的變動也清晰可見。當下散戶熱情往往受市場動能和社群媒體(如Reddit、TikTok)上資訊和資訊影響。被動指數也慢慢改變市場邏輯,我們可以看到資金在自動流入的客觀影響下正建構出趨勢:如果股價下跌,資金且源源不斷流入,那股價下跌到上漲的緩衝衝擊速度便能被快速修復,英偉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這樣的現象進一步強化了散戶的信念-「每一次下跌終將反彈」!

2025年08月30日 23:26

聯準會重啟降息在即,歷史預示市場可能會這樣發展

2025年8月下旬,全球金融市場聚焦於聯準會貨幣政策的潛在轉向。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鴿派表態,使市場對9月降息的機率預期一度從65%飆升近90 %,這可能標誌著自2024年12月以來維持九個月的政策空窗期即將結束。

2025年08月26日 03:32

美國如何打破「高債—低增速」困局

一年前,TMC Research 指出:在經濟成長放緩、聯邦財政赤字未能穩定甚至持續擴大的背景下,華盛頓的政策空間將被顯著壓縮。十二個月過去,這項風險並未緩解。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財政部統計的名目產出被報告已突破37 兆美元,7 月聯邦預算赤字年增約19%。與之相伴的,是美國經濟長期增速下行的延續性特徵。成因多元,但不斷攀升的政府債務顯然加重了壓力。整體而言,最新數據再次顯示:經通膨調整後的實質GDP 成長呈現溫和且持續的下滑趨勢。 從圖形解讀出發,藍線所代表的「以10年變化為基礎的線性趨勢」已明確轉為緩慢而持續的下行,說明美國實際經濟增速的長期重力正在走弱,這是當前週期與以往

市場押注9月降息,但聯準會卻在猶豫什麼?

1.7月會議紀錄顯示,通膨上行風險高於就業下行風險,理由是通膨持續高於2%目標以及關稅可能推高物價。 2.會議紀要重申,過早寬鬆可能刺激需求,阻礙去通膨,而延遲行動可能加劇就業疲軟。「防通膨」與「穩就業」使聯準會陷入兩難。 3.未來幾個月,如果就業進一步惡化且通膨逐步回落,降息可能提速;但若核心通膨再次上行,9月按兵不動也並非不可能。

2025年08月21日 03:18

讀懂這輪牛市

1945年日本投降後,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將在大規模裁軍和失業潮的衝擊下重陷大蕭條——畢竟在二戰前,美國剛剛經歷過大蕭條與高達25%的失業率。但現實卻完全不同。當時的熱門指數:道瓊30工業平均指數在1942年至1965年間實現了23年的強勁上漲。此後15年,市場基本上處於橫盤整理狀態。 (道瓊的低點出現在1941年12月,彼時珍珠港事件引發市場恐慌。但普遍認為,真正的突破發生在1942年5月,也被視為二戰後多頭市場的起點。)

2025年08月17日 06:41

誰在吞噬美國的成長速度?

近幾個月,美國債務攀升和財政赤字擴大的話題屢屢登上財經媒體頭條。例如,CNBC 最近就報道,美國聯邦赤字因減稅、擴張性財政刺激與福利支出疊加而快速膨脹。耶魯大學、華頓商學院以及國會預算辦公室等機構都警告,這一趨勢已將利息成本推至歷史新高,甚至超過了國防預算,導致市場對美國償付能力的擔憂。拉里·薩默斯、雷·達利歐等知名人物也紛紛發聲,認為若不採取嚴厲措施,美國很可能面臨新一輪的金融危機。

2025年08月16日 03:00

9月降息已成定局?

8月12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7月通膨年率維持2.7%,與前月一致,低於市場預期的2.8%,未延續先前的反彈動能。核心CPI年增至3.1%,為今年高位,但整體價格壓力依舊溫和,就業市場放緩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押注。

2025年08月13日 02:29

美元“崩潰論”的真相

過去一年,金融媒體頻頻充斥著對美元「即將崩潰」的危言聳聽。社群平台上的財經大V揮舞著所謂「美元末日」圖表,財經專刊上知名人物高聲警告美元貶值的風險,這類論調一時間甚囂塵上。的確,這種說法很容易引發關注——高通膨、貨幣超發、財政赤字等等,聽起來似乎危機近在眼前。然而,雖然部分擔憂不無道理,但許多頭條新聞更像是情緒炒作一樣,基於事實進行正確分析的評論相對較少。 那些兜售黃金、白銀或其他「末日資產」的人經常反覆提及美元指數的下降趨勢。但問題在於:它並不真正說明美元正在貶值,它只是反映了通貨膨脹——這是經濟成長過程中常見且廣泛預期的現象

2025年08月09日 07:34

華爾街的樂觀,是真趨勢還是假繁榮?

上週,市場在宏觀經濟逆風與高風險企業財報的雙重影響下表現差異較大,整體呈現震盪行情。標普500指數下跌2.36%,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17%,雖然科技股在本週表現搶眼,但整體波動幅度明顯。其中多數跌幅集中在周五,主要受到疲軟的就業數據拖累,同時關稅相關消息頻繁釋出,也加劇了市場的不安。以下為關鍵數據摘要。 聯準會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但內部意見出現罕見分歧,基調較以往更為複雜。自1993年以來首次有兩位理事投出異議票,他們主張升息25個基點,以應對持續的通膨壓力。這兩位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與米歇爾·鮑曼——認為,與其按兵不動,不如小幅加息以降低通脹失控的風險,特別在當前關稅僅可能

2025年08月10日 09:34

市場現在考慮的是,聯準會9月降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

2025年7月,美國ISM服務業PMI數據顯示,服務業活動幾乎停滯,指數僅50.1,勉強維持在榮枯線。這項數據顯示了美國經濟的放緩,尤其是在就業市場和消費者支出持續疲軟的背景下,經濟成長動能顯著減弱。 ISM服務業指數的疲軟,成為市場對聯準會未來政策路徑預期轉變的催化劑。

2025年08月06日 02:49

9月降息可能正在降低

如市場普遍預期的那樣,聯準會將在7月FOMC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隨後的新聞中引發釋放9月降息的明確訊號,轉而強調通膨和關稅不確定性仍維持這一點。此舉迅速打壓市場對秋季的押注,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明顯相同。

2025年08月01日 05:54

通膨再上行,聯準會進退兩難

在川普新一輪廣泛徵稅政策影響下,美國6月通膨數據全面回升,打破了通膨通膨預期預期。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季均超預期,核心通膨飆升一周高位,商品價格上漲成為主要推手。

2025年08月01日 03:35